很多人都想學習UI設計技術,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選擇UI設計這條路就是要有包山包海的心理準備。大致上我會把它劃分成四大類,理論、實踐、技術、品味。這四類缺一不可。下面來看學習UI設計必須做好4個準備。
學習UI設計必須做好4個準備:
理論
從專有名詞釋義、XX 定律、XX 概論等等都算在這個范圍。站在巨人肩上才看得遠,大量的理論是踏入業界扎實的基礎。你想研究一門學問、卻連基本的專有名詞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學習到的也會是種模糊不定的概念。學習UI設計,不需要很高強的美術基礎(游戲類除外),但需要一定的天賦、很多的練習和多的經驗。
另外,做設計和搞藝術不同,設計是一個理性的創作過程,所以一套好的UI設計不但要擁有漂亮的外表,還要擁有內在的合理性,這就要求你要對交互,技術,產品,用戶和市場都有所涉獵并保持敏感,設計師不能只會設計。
實踐
當你了解理論,就要學習如何運用。
舉個例子:色彩心理學是 UI 設計師的必修課,大家都知道紅色代表熱情、白色給人純潔的印象,但真正要著手設計網頁時就會愣住了。大標題、小標題、內文、底色、側邊欄、選單、表單…等等都需要搭配色彩,總不能整個網頁通通用紅色…過年春聯紅包啊?如何把理論轉成可實踐的方式是個難題。
技術
這邊的技術指的是如何把“實踐”具現化、讓一般大眾都能明白你想傳達什么。
比如軟件操作。Xmind 適合制作 Functional Map、UI Flow;Balsamiq、Axure 能快速畫出 Wireframe;Photoshop、Sketch 可以幫助完成精致的稿件;Mark Man 能讓 UI 和 RD 對產出有共識…等等,沒有什么工具是好或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高手給他小畫家都能生出蒙納麗莎,但有好用方便的工具時為什么要選擇小畫家硬上?
素描水彩也是 UI 設計師的必修課,訓練觀察和表達的能力。不過手繪大約是到了一定階段遇到瓶頸、需要進一步再去加強的能力,通常是卡在就連奇技淫巧偷吃步也沒辦法無法明確將內心所想的表達出來(眼高手低)時。
品味
技術可以靠練習磨練,品味這件事就跟內力一樣、只能靠時間去累積。有個快速的方法:建立一個圖庫,逼自己每天抓“喜歡的、很炫、期許自己也畫得出來”的 20 張圖、依圖片性質分類。
ex:Desktop icon、Mobile Web、iphone list 等等,每半年就整個圖庫大翻新。尋找、分類的過程中就會慢慢提升品味,這完全急不來。就和研究穿衣打扮一樣,不多看雜志或穿搭學科、也沒辦法有“潮”感。
分配上大約就是 10% 理論、10% 實踐、70% 技術、10% 品味…基本設計業界都是看作品集,作品集一翻實力立見真章。這種方式只能應急,只能幫你找到個“是 UI ”的工作,之后該看的文件該墊的理論基礎還是要想辦法補回來,不然開始工作后會很辛苦。
學習ui設計,可以參考千鋒提供的ui學習路線,該學習路線內容包含ps軟件入門、AI與品牌設計、視覺表達技法、web視覺設計、圖標設計、產品交互、移動端設計等,根據千鋒提供的ui學習路線圖,可以讓你對學好ui需要掌握的知識有個清晰的了解,并能快速入門ui設計。
相關文章
關注千鋒學習站小程序
隨時隨地免費學習課程
掃一掃快速進入
千鋒移動端頁面
掃碼匿名提建議
直達CEO信箱